在20世纪70和80年代,美苏两国成为了战斗机研发和生产的领军者,而在这一领域能够与之相抗衡的,唯有法国。法国凭借其幻影系列战斗机,迅速在全球战斗机市场上声名鹊起。幻影3、幻影5、幻影F-1、幻影2000等机型相继上市,法国向外界出售了数百架之多。随后,法国的达索公司乘势推出了幻影4000战斗机,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吸引了不少关注,但这次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失败,究竟原因何在?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。
幻影3和F-1等型号都是单发轻型战斗机,虽然在战斗性能上表现不俗,却在速度、航程和载弹量等方面受到了制约。因此,法国决定开发一款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,这一新型战机由享有盛誉的达索·布雷盖公司负责研发和生产。
达索公司惯用的设计理念是无尾三角翼布局,基于幻影2000的成功,决定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放大和改进,变为双发设计,以便于与美国新一代双发重型战斗机F-15展开竞争。此外,这也能够满足原本装备幻影老型号国家进行更新换代的需求。
展开剩余69%1979年3月9日,幻影4000的单座原型机在法国伊斯特斯成功首飞,1980年巴黎航展上再次闪耀登场,举行了令人瞩目的飞行表演。由于机体增加了对鸭翼的设计,使得该战机在中低空的机动性得以大幅提升,成功克服了三角翼飞机在转弯半径大等方面的不足。当时在场的各国观众都对幻影4000的优异表现赞叹不已。那么,这款新机与老款的幻影系列相比,究竟有什么区别呢?我们来逐一分析。
幻影4000的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,配备无尾三角翼与鸭翼的气动布局设计,其气泡式座舱大大提升了飞行员的视野,远超幻影2000。此外,机动襟翼采用电传操控,能确保更为灵活的操作。机身两侧进气口处设置了门型制动片,机翼前缘上方也巧妙设计了升降面。这款战机广泛使用了硼和碳纤维复合材料,成为全球首架完全采用复合材料制造的战斗机,体现了其在材料科技方面的先进性。
该机配备了两台M53涡扇发动机,每台的推力为64千牛,加力推力则为95.1千牛。在无挂载的条件下,其推重比超过1,使得幻影4000的最大速度可达2.2马赫。该机身长18.7米,翼展为12米,高度为5.8米,机翼面积为73平方米。空重为13400公斤,最大起飞重量达32000公斤,航程达到3700公里,在附带副油箱的情况下其作战半径为1850公里,爬升率为305米/秒,升限可达20000米,最大载弹量则高达8000公斤。
尽管幻影4000的原型机在试飞期间表现出良好的性能,但最终却未能投入服役,原因之一是法国自身的需求量有限,而出口方面也遭遇困难。大部分国家由于经济实力不足无法购得该机,此外一些小国对重型战斗机的需求也并不迫切,能够下单的少数国家则因受到美国的压力,纷纷选择了美制的F-15、F-18等战机。这导致幻影4000的生产量锐减,致使采购单价居高不下。经过数年的努力,幻影4000最终只能遗憾地宣告下马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市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