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咸阳日报
被救助的小雕鸮。本报记者 李晶晶 摄
本报讯(记者 李晶晶)6月20日,辖区群众在东庄水利设计院发现1只受伤的小鸟,随即拨打礼泉县林业站电话寻求帮助。
接到电话后,礼泉县林业工作站救助人员立即前往现场对猫头鹰进行救助。到达现场后,只见一只全身褐色的猫头鹰蜷缩在路边,精神萎靡,不时发出“咕咕”的叫声,偶尔晃动身体似乎想要飞起来,但没能飞走。
经救助人员确认,该猫头鹰学名叫“雕鸮”,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检查发现该猫头鹰一侧翅膀部位疑似受伤,致使无法正常飞行,如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极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。随即救助人员找来箱子将猫头鹰临时安置,送往袁家村野生动物救治站展开专业救助,待其康复后会择机放归自然。
雕鸮是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的一种大型鸟类。雕鸮全长55—71厘米,体羽大部分为黄褐色、喉白色、头有耳簇羽,后颈和上背棕色、有黑色羽干纹,颏白色,胸棕色,下腹中央棕白色,覆腿羽和尾下覆羽微杂褐色细横斑,腋羽白色或棕色,具褐色横斑,虹膜金黄色,喙和爪均铅色,端部黑色。
礼泉县林业站呼吁群众,若发现受伤、受困的野生动物,可直接拨打110或联系林业部门进行专业救助处理,切勿私自救助或盲目放归。同时,提醒大家切勿非法捕猎、贩卖、食用、圈养野生动物,如若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检举,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处理。
股票市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