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与中亚国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之际,俄罗斯以"不害怕"3个字回应外界质疑。这一表态既展现中俄战略互信,又折射出中亚地缘格局的微妙变化。面对多方势力角逐,区域合作又将走向何方?
【中国中亚签署多项合作协议】
近期在阿斯塔纳举行的首届"中亚能源-中国"论坛上,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签署了多项能源合作协议,这一进展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论坛是在中国-中亚峰会框架下举办的,而俄罗斯并未参与其中,这一细节被西方媒体刻意放大,试图在中俄之间制造隔阂。
针对西方媒体的挑拨离间,俄罗斯方面作出了明确回应。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强调,俄罗斯不害怕中国和中亚国家加深合作关系。
他表示,中俄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,这种关系不会因第三方因素受到影响。佩斯科夫特别指出,俄罗斯与中亚国家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,而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同样具有建设性,这些关系完全可以并行不悖、相互促进。这番话相当于在告诉西方媒体:别费心思挑拨,中俄关系稳如磐石。
【俄罗斯回应对此“不害怕”】
不过,细究俄罗斯的表态,其措辞中"不害怕"3个字的表述确实耐人寻味。这种表态方式暗示,虽然俄罗斯总体上对中国与中亚的合作持积极态度,但也难免会关注自身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变化。
事实上,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俄罗斯不得不将更多战略资源投向欧洲方向,这客观上导致其对中亚地区的关注度有所下降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也面临新的挑战。数据表明,2023年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贸易总额攀升至950亿美元。
其中,中哈双边贸易额高达440亿美元,相较而言,俄哈贸易额仅为278亿美元。这种明显的经济差距,使得中亚国家自然会将目光转向东方,寻求与中国深化合作。
【哈第二座核电站或许将由中方承建】
能源领域的最新合作动向尤为引人注目。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,该国原子能机构负责人萨特卡里耶夫近日证实,哈计划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极有可能由中国企业承建。
这一决定基于多方面考量:作为全球最大铀矿生产国,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核能资源,但在核电技术方面仍需外部支持;而中国在核电建设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能够为哈方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。
这一合作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,它不仅将提升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自主能力,更有助于该国实现从资源出口国,向技术应用国的转型。
对中国而言,这也是"一带一路"倡议框架下,国际产能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。双方于核能领域展开的合作,会为中亚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,以及低碳转型提供全新范式。
【中亚地区地缘战略价值的重要性与日俱增】
需要注意的是,于当前国际形势之下,中亚地区地缘战略价值正与日俱增。除中俄外,美国、欧盟乃至土耳其都在积极布局,通过定期举办"5+1"对话机制等方式,拉近与中亚国家的关系。
这种多方博弈的复杂局面,确实给俄罗斯带来一定压力。但需着重关注的是,中俄两国于中亚事务方面,始终维系着密切的沟通与协调。
中俄之间高度互信的关系仿若一颗定心丸,使俄罗斯心中有底。多年来,中俄两国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全方位、深层次的合作,这种合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而是建立在深厚的信任基础之上。可以说,中俄关系无疑经受了时间的淘洗,以及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,进而愈发坚如磐石。
【中俄关系历经岁月的洗礼】
而且中俄两国都深知,中亚地区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,其稳定与发展不仅关乎地区国家的利益,也与中俄两国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。
因此,中俄携手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,并非出于零和博弈的思维,而是秉持着共同发展、互利共赢的理念。
中俄与中亚国家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,打通贸易通道,推动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,共同构建起更为紧密的经济合作网络。在这个过程中,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。
股票市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