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五古《酬谈少府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上元元年(760)。少府:县尉的别称。谈少府:名不详。
酬谈少府(李白)
一尉居倏忽,梅生有仙骨。三事或可羞,匈奴哂千秋。
壮士屈黄绶,浪迹寄沧洲。昨观荆岘作,如从云汉游。
老夫当暮矣,蹀足惧骅骝。
【注释】一尉、梅生:指汉梅福,曾任南昌尉。《汉书-杨胡朱梅云传-梅福》:“梅福字子真,九江寿春人也。少学长安,明尚书、谷梁春秋,为郡文学,补南昌尉。后去官归寿春。……至元始中,王莽专政,福一朝弃妻子,去九江,至今传以为仙。”
倏忽:形容行动急速;顷刻。《吕氏春秋-决胜》:“倏忽往来,而莫知其方。”《战国策-楚策四》:“倏忽之间,坠于公子之手。”
三事:三公。指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。《雨无正》(诗经):“三事大夫,莫肯夙夜。”正义:“三事大夫唯三公也。”《汉书-韦贤传》:“天子我监,登我三事。”颜师古注:“三事,三公之位,谓丞相也。”
匈奴哂千秋:《汉书-车千秋传》:“车千秋,本姓田氏。……立拜千秋为大鸿胪。数月,遂代刘屈氂为丞相,封富民侯。千秋无他材能术学,又无伐阅功劳,特以一言悟意,旬月取宰相封侯,世未尝有也。后汉使者至匈奴,单于问曰:'闻汉新拜丞相,何用得之?’使者曰:'以上书言事故。’单于曰:'苟如是,汉置丞相,非用贤也,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。’使者还,道单于语。武帝以为辱命,欲下之吏。良久,乃贳之。”
黄绶:系铜印的黄色丝带。汉制,县丞、县尉等俸禄在二百石至六百石者,皆用黄色丝带系铜印。后常以'黄绶’指县尉等官位卑下的官吏。【《汉书-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,皆银印青绶,光禄大夫无。秩比六百石以上,皆铜印黑绶,大夫、博士、御史、谒者、郎无。其仆射、御史治书尚符玺者,有印绶。比二百石以上,皆铜印黄绶。”《汉书-朱博传》卷83:“欲言县丞、尉者,刺史不察黄绶,各自诣郡。”颜师古注:“丞、尉职卑,皆黄绶。”
荆岘:荆山与岘山。荆山,在襄州南漳县。岘山,在襄州襄阳县。
从:至,向。《游龙门奉先寺》(杜甫):“已从招提游,更宿招提境。”《渡荆门送别》(李白):“远渡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。”
云汉:天河,银河。《云汉》(诗经):“倬彼云汉,昭回于天。”
蹀足:踏足;顿脚。《琴赋》(汉-蔡邕):“哀人塞耳以惆怅,辕马蹀足以悲鸣。”《赭白马赋》(南朝宋-颜延之):“眷西极而骧首,望朔云而蹀足。”《系马》(梁-萧纲):“蹀足绊中愤,摇头枥上嘶。”
骅骝:周穆王八骏之一;泛指红色骏马。《博物志-物名考》卷6:“周穆王八骏:赤骥、飞黄、白蚁、华骝……。”《庄子-秋水》:“骐骥、骅骝,一日而驰千里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前四句写谈少府。担任一个县尉时间短暂,却像梅福一样有仙风道骨。如同被匈奴讥笑的汉朝宰相田千秋,无功无才而身居三公者与您相比也应害羞。(县尉官卑却有仙骨,田千秋之流应该害羞。)接着四句写彼此状况及交游。您身为壮士却屈居县尉,俺浪迹天涯寄居沧洲。昨天拜读您在荆山岘山的诗作,仿佛到了天上的银河遨游。(诗意境高远开阔。)末二句表达钦羡之情。老夫已经老了,步履蹒跚的老马比不得日行千里的骅骝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市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